>

专业成果

achievements

银行业法律“大修”,存贷比取消释放盈利创新空间

来源:互联网 作者:未知 时间:2020-10-21

近日,中国银行业的法律迎来“大修”。8月29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了通过关于修改《商业银行法》的决定,删除了实施已有20年之久的商业银行75%存贷比监管指标,并于10月1日起实施。对此,财富管理机构嘉丰瑞德的研究总监 William指出,取消现行的第39条“存贷比不得超75%”的规定,意味着将存贷比由法定的监管指标转变为流动性风险的监测指标,此对银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。

1、存贷比是什么

什么是存贷比,所谓存贷比,是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。假如存贷比最高75%,也就是银行如吸纳1亿元存款,则最多只能贷出去7500万元。对于银行来说,存贷比越高越好,意味着可供放贷的资金越多,因此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会越强。不过存贷比过高的话,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也越大。

1994年,当时国家为抑制经济过热、引导银行贷款的合理投放,央行在监管中首次引入了存贷比指标,该指标1995年被《商业银行法》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。

2、存贷比不适合当下的放映

对于存贷比指标,在经济“过热”的年代有它的好处。不过其缺点也较为明显。首先“以存定贷”的监管,使商业银行经营中过分重视于存款的考核,为满足监管要求而出现违规拉存款的现象比较常见,如过去银行在月末、季末时点,出现大量冲存款拉业绩的现象,这也催生了很多高成本的表外融资业务和很多月末的高息揽存现象,而这并不符合降低融资成本的总体方向要求。

过去到考核时点,银行的利率通常较往常提高或是通过发行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用来“揽存”。今后存贷比取消后,可能这部分冲存款的“动作”会有所减少,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的收益率会趋于稳定。

3、存贷比取消之影响

对于普通的理财投资者而言,存贷比的取消还有哪些影响,嘉丰瑞德的研究总监William指出,直接性的影响不大,只是今后那种为“冲存款业绩”而发行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会直接减少,也会让整体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减少。间接影响有,总体有利于社会融资成本的降低。对于银行,贷款端将只受到监测性的监管。对于银行,取消存贷比意味着一个紧箍咒的解开,有利于他们信贷业务的投放,负债端存款成本的降低,提升盈利能力,并让银行有精力在更多的资产端进行经营,利好银行中长期发展。当然,这也是对国内的私人理财行业的一个新挑战。参考国外的银行业现状,美国银行业正常年份的存贷比在90% 左右,因此国内的贷款比例,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。

4、监管方向预测

取消存贷比的法定监管后,正常的监管如何进行,有银行人士指出,未来有望引入巴塞尔协议III中关于流动性的监管指引来替代,即满足流动性覆盖率(LCR)和净稳定融资比例(NSFR)的指标要求。